学院网讯(通讯员代兴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场特殊的“行走的思政课”在“三峡坝上库首第一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开讲。yl8cc永利官网,永利集团官网“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这座承载三峡移民奉献精神与乡村振兴使命的红色村落,通过沉浸式调研、专题党课、实践体验等活动,在长江生态保护与基层治理的热土上叩问初心、砥砺青春信仰。
“坝头库首”的鲜活课堂:从移民村到振兴样板
许家冲村紧邻三峡大坝,90%以上为移民人口。团队成员实地探访污水处理站、生态茶园、便民洗衣池等设施,见证该村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转型之路。
生态守护标杆:村内建成日处理300吨的生态污水处理站,实现中水循环利用;村民自觉选用无磷洗涤品、落实垃圾分类,以行动守护长江水质。
文化赋能振兴:团队被村庄五彩墙绘吸引——碧水青山、农耕故事、红色标语跃然墙上。村党支部书记谢蓉介绍,这些以“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墙绘,不仅美化环境,更带动乡村旅游,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志愿精神传承:“八子”志愿服务队名称取自方言,常年组织环境整治活动,形成“共同缔造”的基层治理模式。村民感慨:“村庄变美了,精气神更足了!”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赵航在污水处理站调研后感叹:“先进技术扎根江村护清水,正是资环人奋斗的方向!”许家冲村从“稳得住”到“能致富”的蝶变,成为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与国情教育课。

图为许家冲污水处理厂
初心馆里砺信仰:一堂沉浸式党课的青春回响
在许家冲村初心馆,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以亲历者身份为学子讲授专题党课。他回顾了三峡移民历程中党员“带头签协议、拆旧房”的担当,以及党建引领下发展艾草民宿、生态旅游的创业故事。
党员公约“声”入人心:朱崇军重点阐释了当地创新的《党员公约》——以三峡渔鼓调填词传唱,将纪律约束融入民俗艺术,让“条条框框”有了生命力。团队现场学唱公约,在悠扬曲调中感悟基层党建的智慧。

图为许家冲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向实践队员阐释《党员公约》
铮铮誓言呼应时代:“群众需要时党员必须顶上去!”朱崇军以村庄党员扎根一线的事迹,勉励学子胸怀“国之大者”,将专业所学注入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党课尾声,全体队员在初心馆党史墙前重温入党誓词。带队教师向爱盟表示:“这堂党课让青年触摸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体温,理解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内核。”